现在竟然连一向号称保本保息的银行理财产品都开始亏损了,这让很多不愿意承担风险的保守投资者非常生气。
有很多财主跟我们咨询:我牺牲了流动性,牺牲了收益率,就是想安安稳稳买个理财,只求在保本的前提下能赚点零花钱,怎么就这么难?如果连银行理财都不能保本了,那还有其他理财产品可以做到吗?——当然有!
不过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既然现在银行理财产品已经亏了,那要不要卖?是不是还有其他理财产品可以平替银行理财呢?
在解决这个问题前,我先跟大家捋一捋,为什么银行理财产品会在今年出现大面积的亏损。
银行理财产品为什么会亏钱?
现在市面上的银行理财产品,本质上都类似于债券基金,它们的底层资产配置的都是高等级债券,尤其是以国债为主,再搭配一些金融债、和高信用等级的企业债等等,这种高等级债券的违约风险很低,基本都可以到期兑付,那为什么我们买的理财产品会亏呢?
本次银行理财亏损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理财产品净值计算方式的变化。
在今年之前,银行理财的净值计算方式是摊余成本法,以一张债券为例,虽然你只有在持有到期之后才能拿到本金和利息,但摊余成本法会把你能获得的总收益平摊到你持有的每一天中,也就是说,即使你没有持有到期,也会按照你持有的时间获得对应的利息,这就保证了你不会亏损。
但是,从今年开始,摊余成本法变成了市值法,还是以一张债券为例,现在,你只有在债券到期之后才能确定拿到本金和利息了,而如果你想在持有期间卖掉这张债券,你就要接受市场的报价,那市场报价是有可能低于这张债券的内在价值的,这个时候你就会亏损。
那什么样的原因会导致债券市场的价格波动呢?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原因,债券利率提升。
债券价格和债券利率是一组反向关系,利率走高,价格走低,反之则是利率走低,价格走高。
最近一段时间债券价格下跌,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债券的利率在走高。
受防疫20条和金融16条的影响,市场对未来经济预期变得乐观起来,地产和疫情作为影响经济走势的重要因素。
在这两组z策的扶持下,很可能迎来拐点,经济预期转向复苏,市场的风险偏好提升,债券利率随之走高,带来了债券价格的下跌。
与此同时,央行在本月MLF到期之后,采取了缩量续作的动作,变相收回了1500亿的流动性,虽然没过两天,受市场压力影响,央妈又采取了再贷款和PSL(抵押补充贷款)的动作来安抚市场情绪,但已经直接传递出了“未来不存在持续大力度宽松”的信号。流动性预期转紧,也推升了债券利率。
亏了的银行理财产品要卖吗?是否有平替的理财产品?
在市值法下,银行理财产品亏损不是因为债券违约,而是因为各种因素影响下的短期波动,这不会影响债券的内在价值,反而是越跌,越有吸引力。
我分享一个我的观点,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对于一些主要持有短期的、高评级债券的理财产品来说,因为他的主要资产存续时间较短,那么在短期过度回调的情况下,他价值回归的速度也会更快。
如果你是一位有基础的金融市场知识,以及有一定产品挑选能力的投资者,现在可能是一个靠认知去获取超额收益的好时机。
如果你愿意将你的投资期限拉长,那么底层资产优质的银行理财、债券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等等仍然是好的选择,虽然短期会有波动的风险,但长期来看,不存在根本性的违约风险。
最后,如果你是一个完全的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只是想寻找一个靠谱的、保本的还有一定收益的理财产品,那不妨去关注一下国债逆回购和同业存单。
国债逆回购和同业存单分别是以国债和大型银行的信用做背书,安全性较高,而且投资者可以自主选择投资期限,最短1天,最长不超过1年。这就保证了我们的资金流动性,保证我们可以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动,当然最好的一点是,虽然它们的整体收益不高,但是不太存在亏损的情况,大家的投资体验会更好一些。
权益市场可选择的理财工具很多,足够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只是很多人了解得还不够多,一旦市场出现风吹草动,就很容易恐慌,这对我们散户投资理财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你还有其他不懂的地方,可以在后台随时向我们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