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供销社?
供销社的全称是“供销合作社”,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有商业形式,是专门负责供应和销售的机构,同时供销社还承载着连接城市与农村的重要作用。供销社将种子、农药、化肥等城市生产的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给农村,待粮食成熟后,再由供销社收购,将凝结了农民劳动价值的初级农产品提供给城市,再由城市加工,销售给农村,由此,循环往复。
现在供销社一般指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其主要负责研究制订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指导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和改革。现在的商业流通也不需要用一个专门的带有管理色彩的商业单位给农村服务。据报道,湖北实行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基层社员达到45万余人,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很现实的东西,社员有收入吗?
假如说,入社以后没有专门的收入,入社的意义何在?或者说加入供销社得到什么好处?
重建供销社的使命和意义是什么?
供销社从某个角度理解可以看作是超市的前身,当超市得到发展之后,供销社的销售功能基本终结,当专业的提供粮食,农机,化肥等公司的出现,专业的销售渠道也被分割完毕。
已经淡出视野后多年的供销社概念再次复出的时候,其承载的已经不是之前超市的业态模式,新的设计思路是建立在服务三农的基础上,为农产品的产销,为农产品生产的配套进行一系列的服务职能。
这里再回到之前的问题,入会有钱拿吗?似乎是没有的。但是新的供销社可以看出是一个超大的组织,这个组织很有可能将要对抗现有的民营企业模式,通过规模化效益实现对农产品的各环节整合流通。
对于偏远地区农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至今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对于假农药,假种子问题,也时常出现,通过一个统一管理的供销社,或许会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新问题来了,一个实体的壮大,必然是瓜分掉之前的市场空间才能实现,基层社的扩张,可能就是开张了更多的基层超市,这让原有的超市生存艰难;在一个就是遇到农产品销售困难的时候,供销社的“统购统销”能力有多大?市场是真的缺还是早已有替代?
假如说,靠着规模化的能力,今年大量收购了农民滞销的农产品,假如其他地方不缺的话,收购了之后卖给谁,或者自己压在库里,而且还要垫着资金,一年可以,那么两年呢,这个基本的运行逻辑能不能走的通。
支持三农是个国策性的问题,而供销社的复出,大有通过规模化强行挤占普通小企业的生存空间的意思,或者说通过规模化,组成一个更大规模的电商网络,那么最早加入这个环节的人,可能就会受益,而其他小企业或许也可以换个行头变成基层社的一员。
这个联盟性质的供销社如果组成了,而且也能实现有效的运行造血,这才成功一小半,什么时候三农正真的强大了,供销社的使命才算完成,以目前来看这事儿还是很有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