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号的时候,特斯拉推迟了40多天的“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终于面世,发布会通过视频介绍了“擎天柱”在汽车工厂进行搬运、浇水、移动物体的操作,之后马斯克介绍了市场关心的要点:价格在2万美元以内。
“擎天柱”包含28个驱动器,2.3kWh的电池组可以支持机器人工作一整天;使用单颗特斯拉自研SoC芯片,不同于汽车上的双芯片自动驾驶方案;
人形机器人设计大量参考仿生原理,例如膝盖就参考了人类膝盖的结构,并采用和汽车相同的底层技术,让机器人在所有组件中产生压力,使其行动更加容易,不再僵硬;手部设计和人手一样,也可以做精细动作;视觉系统采用汽车同款神经网络,自主识别眼前区域;
行动控制系统是先生成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将所需路径生成底层平台,让整个系统参考其轨迹进行训练,根据轨迹规划机器人的落脚点并执行,以保证行走过程中的平衡;机器人行动训练通过人类的工作视频进行训练,解决机器人对于简单工作的学习难题。
一年前的发布会上,特斯拉由工作人员扮成机器人,向外界透露了机器人信息,时隔一年“擎天柱”正式亮相。
本次“擎天柱”有两个最大的特点:
- 利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解决了机器人的视觉、思考等问题;
- 利用汽车电池组,号称可以解决一天的使用问题。
运动机构、零部件的技术问题都属于产业链的配合能力,这些产品在提出要求之后,总有公司能够提供符合或者接近要求的解决方案。但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FSD)和Dojo超级计算机确实特斯拉独有的能力。特斯拉将积累的多项技术跨界嫁接到了机器人上面,实现了应用场景突破。
马斯克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有市场吗?
关于“擎天柱”市场方面,马斯克说将有数百万台的需求,但是这之间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例如“擎天柱”的电池可以工作一天这一点来说,手机电池已经很成熟,但待机电量消耗和使用消耗电量差距很大,更何况具有很多运动部件以及需要负重工作的机器人。机器人的电池很可能会和新能源车的里程焦虑一样,要解决电池问题,或者利用充电、换电模式及时补充电力。
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市场预期,马斯克的展望是让其服务于千家万户,比如做饭、修剪草坪、照顾老人等工作。
这面有两个问题值得考虑,一个是人的问题,一个是产业循序渐进的问题:
一、人的问题
人形机器人真能代替人?不远的将来或许真的可以,但这里有两个深层次问题:
1、现在社会人口已经进入负增长了,机器人的出现将淘汰底层劳动者。就中国来说,靠高考实现鲤鱼跳龙门的路已经慢慢的被堵死,未来人群分化可能更严重,如果拿不到高薪工作,意味着生活将很困顿,更别说买个机器人照顾自己了。
2、作为特斯拉的远景展望来说,实现规模化的扩张才是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但是资本只会铁血无情的、不断的吞并其他产业,马斯克的车以及星链让大家惊艳之后都开始展露这样的吃相,本次机器人一定会是同样的目标。所以如何提升技术,同时实现共同富裕,这真是当下中国最贴心的执政目标,也是全民凝聚力的核心。
二、产业循序渐进问题
特斯拉的“擎天柱”是继波士顿动力机器狗之后,机器人实现全新的形态。从使用方面看机器人需要物有所值,例如扫地机器人,功能很单一,但是很实用。
未来的机器人的发展还是要结合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市场需求,眼下“擎天柱”的整合创新意义远大于实用性。例如现在的接待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甚至元宇宙的数字人等方面,都是新型的应用场景,这些方向更适合人形机器人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向,而我们更希望人形机器人这个市场能够尽快出现中国的技术自主的领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