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在医疗健康领域已经投入多年,自2014年至今,投入近200亿,涉及公司中常见的如:妙手医生、好大夫、丁香园、水滴互助、邻家好医、微医、汇医在线等。2年前腾讯推出“杏林计划”,面向对象包括主管部门(卫健委、医保局、疾控中心),服务机构(各级医院、体检中心、药店、第三方检查中心),相关企业(ISV服务商、信息化厂商、渠道经销商、药企、医疗器械企业),金融机构(银行、保险、投资机构、基金)。近日鱼跃医疗发布公告,腾讯入股其全资子公司迅捷,投入2.9亿,占股19.5%。
鱼跃医疗旗下迅捷医疗是围绕急救为主要业务的公司,拥有德国普美康AED(半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心脏除颤监护产品在行业中处于先进地位,鱼跃医疗也在积极推进国产替代,目前有一款产品已经获得国产注册证。
《基本医疗与卫生健康促进法》规定在公共场合必须配备急救设备,现在我们在很多大型公共场合都能看见配备的AED,但是在保有量和知识普及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据统计,我国AED配置数约10万人0.2-0.3台,远低于100台的国际水平。
腾讯布局AED的目的应该不是AED本身,我们可以看一下腾讯医疗健康的发展情况。
腾讯医疗布局分为四个方面:医疗服务、医疗软件信息系统、医疗保险、医药研发。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数据中台、人工智能、物联网安全、区块链技术,推进在医疗、健康城市、医学人工智能、互联网医院等生态。
微信的生活服务栏目下有一个“医疗健康”的栏目,其中使用最多的应该是电子医保卡“医保电子凭证”,防疫健康码等,而作为动态的问诊,挂号等还显得很弱,但是这不妨碍大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关键看后期向哪一个方向去发展。
宏观介绍可能很晦涩枯燥,但是能够看见腾讯的整体布局,所以下面尽量简洁一点。
在规划层面,腾讯在智慧城市角度下构建智慧医疗,通过大数据和门户打通行业壁垒,如交通、气象、民政、公安等,进行数据共享和联动,助推医疗健康全程线上化;
在连接层面,打造更准确的健康服务,实现线上处方、区域医联体内部转诊功能等;
在技术层面,腾讯帮助升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城市大脑,实现医疗数据的高感知、善思考、能预测、推动3D可视化数据展现,医疗AI影像辅诊在城市服务层面的落地应用;
在场景层面,腾讯与单体医院与专科领域方面广做拓展,如研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基层AI医生、肿瘤助手等;
具体应用事例
影像云,影像云通过搭建互联网+医联体模式向医院、医联体、医共体提供数据云端管理和解决方案,向患者提供个人为中心的医学影像管理服务,助力分级诊疗制度推广落地。(从这一点来说,未来胶片可能就再也不需要了,患者可以访问云,各个医疗机构也可以访问,慢性病患者再也不用带着大量胶片跑医院了,那么相关产业链规模萎缩是必然的);
人工智能开放合作平台,用于完成医学影像的标注、管理、模型训练、测试、应用等一系列服务,并且可以和管理中心管理资源和人员,在合作中心将临床需求和技术能力实现对接(今年7月,腾讯和深圳疾控中心签约,将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助力深圳疾控中心全面提升运转效率,管理效率等能力);
肿瘤专科领域,在患者建档,时间轴等从患者端传导医生端,利用AI助手精确理解患者咨询问题,为患者推送挂号连接,引导就诊,还可以精准预约,对医生与患者进行精确匹配,腾讯与海普洛斯9月22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赋能生命领域“BT+IT”的智慧发展。(对于这一点,短期看不到曙光,但是可以从建档端发力,什么时候AI成熟,和区域医联体建立稳定合作之后才能深入);
线上购药领域,不断发力腾讯的药店体系,还在通过各种小程序帮助一些品牌进入线上模式。(线下药店已经和医保卡实现连接,未来线上要点能不能实现互通?);
现在医院都有自己的信息化部门,患者病案都有自己的存储空间,如果持续在一个医院看病的病人,多年的检查记录都可以随时调取。互联网公司或者腾讯可以做什么呢?首先实现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单位病案调取,然后是跨地区的病案调取,就如医保异地结算一样,乡村疑难病人去大城市看病,可以通过医保卡号识别并调取过往诊断以及检查记录。
这将是医疗卫生的一步大的跨越,也是解决不发达地区看病难的关键一点。就医和教育是让人涌向都市的核心问题之一,解决就医难题,也能为很多投资、创业打开全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