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缺芯的原因,汽车半导体目前也在走国产替代的路线。目前,MCU和储存器的国内厂商在汽车领域受到认证门槛太高,实现装机的数量很少。消费类芯片产品寿命2-3年,而车规级芯片至少也要达到5-10年,且认证周期就要2-3年。这对于国内汽车芯片新兵来说,仅是周期这一项,难度就很大。
下面为大家附上有国产替代潜力的汽车芯片概念股名单:
MCU芯片:兆易创新,瑞芯微,全志科技,中颖电子,芯海科技;
NOR芯片(NOR Flash):兆易创新,北京君正。
功率半导体方面:
- IGBT公司:斯达半导,比亚迪半导体,中车时代电气;
- MOSFET公司:闻泰科技,士兰微,新洁能,扬杰科技,捷捷微电。
斯达半导:
斯达半导成立于 2005 年,采用 Fabless+模块封装的模式,目前已切入主流 车企,2019 年装车量达 16 万辆,并且上一轮行业缺货(2017~18 年)阶段实现份额加速 扩张,目前车用 IGBT 交期再次拉长,公司有望再次迎来国产替代加速机遇;
比亚迪半导体:
整车厂商比亚迪体内培育的 IGBT 供应商,2004 年成立并于 2008 年收购宁波中纬(6 寸线)转型 IDM,目前公司已开始启动分拆上市,未来有望提升 IGBT 的外供比例(目前自供为主)。
CIS芯片方面:
传感器芯片,ADAS提升摄像头用量和要求,核心公司:韦尔股份。
韦尔股份
产品覆盖 VGA(30 万像素)至 800 万像素,覆盖全球范围内主流车企。目前汽车 CIS 对像素要求不高,以 200 万像素及以下的产品为主,但是后续随着车载高清需求的提升,预计车载 CIS 产品亦 会往高像素发展。截止目前公司车载 CIS 市场覆盖 VGA 至 800 万像素,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目前公司下游代工环节由于供给有限而需求爆发导致产能紧张,车规级芯片亦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公司车载产品主要通过台湾厂商代工,通过提前的产能规划,公 司产品出货相对顺利,或在产能紧张背景下提升其市占率水平。
思特威
收购安芯微电子,加速车载 CIS 产品线布局。安防图像传感器公司思特威于 2020 年收购深圳安芯微电子,实现车载产品线的拓展,并凭借 SC100AS 及 SC1330AS 两颗产品打开前装夜视影像市场,目前公司车载 CIS 产品像素范围为 VGA~9MP,像素尺寸覆盖范围为 2.7~4μm,产品应用覆盖前视/后视/环视/侧视等领域。
未来思特威规划进一 步推出 Automotive Sensor(AS)Series 系列下 SC120AS 及 SC280AS 两款重点产品, 其中 SC120AS 具备 120dB 的 3 段曝光 HDR,可直接输出 HDR 合成后的车规级影像;SC280AS 为 200 万像素 1/1.8″CIS,支持高达 140dB 的 4 段曝光 HDR 及 LED 闪烁抑 制技术(LFS)。
技术方面,思特威公司将不同应用领域的 CIS 优势技术融入车载产品中,如基 于 QCell 的 LFS 技术、PixGain HDR 技术、安防领域的优势夜视性能等,其中 LFS 可有 效识别 LED 交通信号灯,HDR 技术可有效消除运动拖尾。
另外,还有不少汽车厂商也加入了造芯的队伍:
比亚迪:2009年推出第一颗IGBT自主芯片,已累计装车超100万辆;2020年7月,自主SIC芯片应用于“汉”,实现电控综合效率97%。
特斯拉:2019年4月在自动驾驶系统中搭载自研FSD主控芯片,替代英伟达硬件,算力提升和能耗等得到大幅改善。
吉利:透过子公司实现芯片研发,预计自研中控芯片2023年装车。
东风汽车:东风和中车时代合作IGBT,年产规模30万套;本月与华大半导体成立联合实验室。
上汽集团:和英飞凌成立合资公司,开发IGBT;今年二月和地平线合作,研发高等级自动驾驶芯片。
北汽集团:研发语音交互芯片。
零跑汽车:2020年10月发布首款自研车规级AI智能驾驶芯片,其处理器采用平头哥的玄铁C860。
长城汽车:投资地平线和战略合作,尚未有消息确定具体产品。
广汽集团:和地平线合作,已发布广汽版“征程3”芯片。
蔚来,小鹏,上汽通用五菱等也逐渐入局,后期也可能会有芯片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