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贬值速度最快的除了我们辛苦赚来的货币,可能就是“专家”这个头衔,连街边玩耍的娃开口就是“专家讲话最好是专家别讲话”,不知道是大家对“专家”这个词的意思理解不准确,还是说“专家”这个群体本身就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总之,很多建议都是夸夸其谈,完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比如建议将女性法定结婚年龄降到18岁,建议农民可以出租自己的闲置房子,建议农民开着小车从城里去乡下种田,等等。
这让我联想到了基金经理,老百姓把钱拿来买基金,基金经理负责打理基金,于是老百姓都称之为“专家理财”,所以在投资的基金出现了严重亏损的时候,老百姓都非常困惑,明明是“专家理财”,这些基金经理怎么还能亏损这么厉害?
其实这个就是理解上的误区,基金经理毕业于名校,就职于知名基金公司,专业负责管理基金,充其量就是“专业理财”,而不是所谓的“专家理财”。总的来看,无论是“专业理财”,还是“专家理财”,只要做的是风险投资,就一定会有亏有赚。证券市场只认实战水平高低,市场只有输和赢,谁管你是什么学历,是不是“专家”?
很多人投资基金都有相似的经历,我们总是很仔细,很认真的去挑选优质的基金和管理能力出众的基金经理,但是当我们基金买进去的时候,发现基金的业绩很难长时间稳定,更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我们最最依赖的基金经理竟然是最不靠谱、最不可控的变量。比如我们千挑万选的基金经理有的突然公告离职了,有的因为自己玩期贷暴仓跳楼了,有的成名后养小三出轨了,有的突然像中了邪一样买哪亏哪……总之,一言难尽。
虽然事实上很多基金经理只是名校毕业才几年的“愣头青”,除了学习能力强外,并没有在股市里积累太多的实践经验,但是,我们纯朴的的基民从来不质疑基金经理的能力,我们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从来都是反省自己的错误,我们会想是不是因为我们择时不对?
为了解决择时问题,我们主动接受基金公司的建议,改用定投基金的方式来买基金,但是很多人发现收益也并没有基金公司宣传的收益那么高,原来基金公司宣传的时候,截取的时间段往往是业绩表现靓丽的那段时间,选择性的忘记了业绩不佳的时间段。
2023年开始,注册制已经全面推行,股票发行数量和退市的数量也会大幅增加,研究工作越来越难。然而,基金经理的培养和成长远远比不上基金发行的速度,未来的基金业绩有望进一步拉开差距。同一年份,有的基金赚,有的基金亏,而且以后业绩亏损的基金数量会越来越多,亏损幅度会比现在更大。咱们拭目以待。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克服买基金的这些障碍?并且能大幅提高自己的基金投资收益呢?当然有!
如何提高买基金的投资收益?
一、投资指数基金。
以前国内证券市场不成熟,我们更偏向于投资主动型基金,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尤其是注册制实施后,主动管理型基金业绩跑赢大盘的机率会大大降低,所以,未来我们应该逐步顷向于加大指数基金的投资。
二、制定明确的投资标准。
为什么基金的买入或卖出也要有明确的投资标准?因为多数人投资基金都是模糊的买入,模糊的卖出,完全凭感觉,甚至道听途说。对什么时候什么位置应该投入多少资金,什么时候可以加大资金投入,什么时候应该果断止盈,都没有什么概念。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设定一个估值区间来定投基金,就会比完全无脑定投收益强很多。比如基金定投的是沪深300指数,在市盈率12倍以下开始无脑定投,并且在市盈率11倍以下金额向下倍增,在市盈率接近15倍的时候无脑止盈或者分批止盈。
买基金制定明确的目标,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投资收益,也可以避免抄不到底,更不用后悔当初没有及时止盈……
当然,选择的投资标的不同,行业不同,也要相应的调整自己的标准。比如定投消费、白酒、医药,一样可以自己另外设定一个行业定投合理的估值区间。
需要提醒的是,最好选择宽基指数来定投,比如沪深300,科创50,深圳100等等。如果一定要投资行业基金,可以选择一些长牛行业或者成长性好的行业,比如食品饮料、白酒、医药等等。千万不要因为“低估”选择了“渣男”行业,比如运输、纺织、传媒等等。
因为在大A市场买基金,盈利空间多数时候都是跌出来的,而不是单纯依靠企业的盈利空间。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既要赚到市场发展的钱(选对指数),也要赚到择时的钱(低位定投)。这才是普通散户买基金能赚到钱的核心所在。
好了,买基金提高收益的方法和思路都告诉你们了,剩下的就看你们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