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预期 vs 复苏现实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一直有一个争论:2023年的经济到底是强复苏还是弱复苏?之所以这个问题关键,是因为它涉及到市场风格的选择:强复苏,价值占优;弱复苏成长占优。
其实,价值和成长的最核心差别在于预期现金流结构,可以用久期来刻画。价值股的现金流结构偏近端,久期短;成长股的现金流结构偏远端,久期长。
由于现金流结构的差异,不同股票的主要矛盾不同。对于价值股而言,主要矛盾是EPS变动;对于成长股而言,主要矛盾是估值变动。
按照这个分类框架,不难发现,贵州茅台算成长股,其主要矛盾是估值,它喜欢弱复苏的环境——EPS有增长,估值不拖后腿,也喜欢弱衰退的环境——EPS不拖后腿,估值持续提升。但是,它不喜欢强复苏,在这个环境里,虽然EPS有增长,但估值掉更多。
正因为贵州茅台有这样的性质,我们可以用它来测量股票市场对经济复苏的看法。
如上图所示,从去年11月份开始,茅台一直在走弱复苏逻辑,直到进入今年2月份,情况才有所变化。
于是,不少人会讲,看,弱复苏标的涨这么好,强复苏的标的走势那么弱。今年一定是弱复苏!
说实话,我们人类一直有一个十分愚蠢的倾向:过度线性外推。对于股票市场来说,一年真的太长了,够做好几轮切换的了。强复苏和弱复苏的争论本身就反馈了这种浮躁——我们有什么本事提前判断一年呢?
我认为,更合理的分类范式是:复苏预期和复苏现实。
如上图所示,站在成长股的立场,在经济复苏预期阶段,它享受到了双击:
- EPS预期好;
- 估值压力不大。
然而,进入到经济复苏现实阶段,情况恶化,它面临冲突的局面:
- EPS预期好;
- 估值压力很大。
也就是说,在第二个阶段,它会很累,需要业绩持续超预期,填估值的窟窿,否则,就要横盘或下跌消化估值。
不难发现,复苏预期和复苏现实之间有一个巨大的沟壑——估值压力大不大。复苏预期,不会产生估值压力;复苏现实,会产生巨大的估值压力。
于是,我们就拿到了一个新的命题:如何跟踪和衡量经济复苏的强度?
如何跟踪和衡量经济复苏的强度?
面粉加水模型
首先,我们从一个思想实验开始:在一个巨大的容器里有一些面粉,我们并不清楚有多少面粉,但是,你手头有大量的水,也可以测量面团的湿度,并且我们假设面粉和水总能搅拌均匀,请问如何测量面粉的数量?
如上图所示,我们可以不断地往面粉里加水,搅拌均匀,监测面团的湿度。于是,我们就构造了一个测量策略:所加入的水量越大,面团湿度越低,面粉的数量越大。
对称的,实体经济也是一大缸难以测量其数量的面粉。
我们也可以采用加水和面的方式来测量。于是,我们就有了下图:
我们可以根据两个指标的综合来判断实体经济的强度:
- 央行本年度资金投放规模;
- 银行间7天加权利率的中枢。
一、央行本年度资金投放规模;
如上图所示,今年以来央行通过MLF净投放和OMO净投放两种方式累计净投放1.87万亿。然而,每年基础货币的实际需求量是2万亿。也就是说,一季度还没过完,为了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已经投放了一年的基础货币需求量。
二、银行间7天加权利率的中枢
既然加了那么多水,那么,面团是不是特别湿呢?并不是!银行间7天加权资金利率的20日中心移动平均已经来到了2.21%,比z策利率2.0%高了21bp。
如果看单日的加权,情况更严峻,7天加权资金利率频繁向上突破【2.0-2.3%】的正常利率区间,2月17日更是飙升至2.72%+。
根据面粉加水模型,我们可以用一组数字(M,R007)=(央行本年净投放量,7天加权利率)来构造复苏向量,以刻画复苏情况。譬如,2月17日的复苏向量情况为(1.87,2.72%),这是一组不得了的数字。
经济复苏路径图
为了更精确地刻画经济复苏的强度,我们还要预先扣除掉每个月的自然增长的资金需求——1666亿,于是,当前的复苏向量为(1.55,2.72%),这个数字依然很大。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复苏向量构造复苏路径图,来刻画更复杂的情形:
如上图所示,A点到B点是强复苏路径,在这个路径上,央行超额投放增加,资金利率在z策利率之上且不断增加;并且,我们还能找到去年所处的区域——衰退式宽松区域,央行的超额投放并不多,甚至是负的,但是,资金利率位于z策利率之下且不断下降。
此外,利用这个图,我们还可以完整地刻画从复苏预期到复苏现实的演进路径:
如上图所示,在复苏早期,复苏向量从衰退区域出发,逐步前进,直到资金利率回到z策利率之上,这个阶段估值压力极少,成长股享受双击——EPS预期好,资金面宽松;随着复苏的推进,虽然央行超额投放增加,但依然压不住资金利率上行的态势,最终,利率升至警戒利率附近——2.3%=z策利率加30bp,成长股开始感受到估值压力。
市场的隐蔽逻辑
市场是一个很奇妙的整体:虽然个体行动逻辑乱七八糟、五花八门,但是,整体却表现出极强的规律性。
个体希望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是个体可见的逻辑,然而,市场运行的真实逻辑往往是个体不可见的逻辑。
下面我们利用“面粉加水模型”构造出这种市场规律和个体直觉的冲突。
如上图所示,市场基于实体经济强度运行——经济强偏价值,经济弱偏成长,但这个指标不可以直接见,它是两个可以直接见的指标的某种综合。
然而,个体倾向于相信具体可见的指标:
- 一波人看着央行超额投放规模行动——理解为宽松——片面视角a;
- 另一波人看着银行间资金利率行动——理解为收紧——片面视角b。
虽然这一次基于片面视角b行动的人最终获胜,但是,他们依然是错的,或早或晚在下一轮冲突中把这次获利给吐出来。
这个例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很深刻的东西:个体基于片面逻辑行事,有赢有输;基于片面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却因为错误相互抵消,竟然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关于这个总结,我们在另一文中讨论过,并引用了斯科特-佩奇的一句话,错误的答案相互抵消了,从而让正确的答案像奶油一样浮出水面。
2月17日的股票市场也向我们展示了这个“片面——综合”的过程:
- 早盘央行净投放6000亿+omo,展现了央行呵护复苏的一面;
- 但是,资金利率迟迟不转松,7天加权一路向上,最终收在2.72%。
因此,茅台早盘先是展现宽松逻辑,随着7天加权利率的上行,不断跳水,最终收盘跌2.2%,指向那个综合答案——强复苏。
站在综合视角的立场,你不会去在意“下周一央行是否会更大力度的投放从而把资金利率压下来”,你只会去考察(M,R007)的模是否持续变大,如果向量的模越来越大,只说明了一点,复苏越来越强。而复苏的强弱才是左右风格的根本。
股市调整会有多深?
对于最近两天的下跌,不少投资者慌了神儿,空头的声音也越来越强。事实上,这种情绪来源于另外一种片面的视角。
如上图所示,个体直觉认为环境a对应上涨,环境b对应下跌。这是因为a和b可见,上涨和下跌也可见。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环境a持续或环境b持续都对应指数上涨,只不过主线不同;a切换b,b切换a才对应下跌。
环境切换本身就是某种综合,相对于具体的a或b更不可见;更何况,这一次切换是基于一个更加综合的指标——(M,R007)的模。这就导致了下跌的原因更加不可见。
事实上,市场风格切换导致的下跌,并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环境的切换,指数必然下跌。
在之前文章中,我们讨论过这个原理:
由于真实市场的信息密度低,对于每一次环境变化,市场总要通过干掉一部分人的方式来适应。所以,从整个A股市场的视角来看,对于一个增量的重大变化,只要是够大的变化,不管它是利好还是利空,市场总要先跌一把,毕竟要靠“去留”来出清。
事实上,自春节假期之后,A股股市已经开启了震荡模式,不断地积累更多的复苏证据,尝试切换,最近两天强复苏的证据更多了,市场彻底进入切换模式。
换个角度来看,股市的下跌只是为切换制造出空间。一般来说,a股跌5-6%的空间就足够切换了。因此,站在历史经验的视角来看,全A指数不会实际有效地跌破5000点——也就2%的下跌空间。跌到5000点附近,市场会边反弹边切换。
在一轮切换中,交易盘(ps:配置盘不用管切换)最容易犯两个错误:
- 抄底太早,切换早期就把子弹打光了;
- 抄底错了方向,还在老主线里恋战,不敢切到新的方向去。
结束语
写到最后,我并不想落脚到具体的问题上——面粉加水模型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我还是想落脚到一个抽象的问题上——现实的自由度。
现实的自由度足够宽,它并不反对我们每个个体都很傻、很片面,但是,其有效组织的群体却很聪明、很全面。这两点并不矛盾。
我们可以做最后一个思想实验:环境剧变,需要标的x涨5%,标的y跌5%。
想要达到这个结果有多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 直接式:x逐渐涨5%,y逐渐跌5%,指数波动不大;
- 迂回式——a:x和y一起跌,x跌4%,y跌9%;然后,x和y一起反弹,x反弹9%,y反弹4%,指数剧烈波动;
- 多重迂回式——b:跌一跌,涨一涨,反复3次,每一次跌涨都是迂回式a的结构。
方式1违背了“切换必然下跌”的规律,从而,违背了“市场信息密度低”的假设;
方式2不违背“切换必然下跌”的规律,但是,违背“市场右侧反馈信息的假设”(ps:以后展开讲)。
现实的自由度很大,加入低信息密度假设和右侧假设,市场依然能有效运转,并达到最终的结果。但是,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时间。也就是说,整个市场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迂回和磨叽。
然而,二级市场(股市)的投资者是最没有耐心的一群人,真是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