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有人炒股时抱怨:大涨时全错过、大跌时却都赶上了。吃肉从来没赶上,挨打时没落下一次。很多人不禁要问:为毛?我认为第一个原因就是仓位管理的问题。
很多人遇到新的题材,热点,或者新周期,一开始总是畏手畏脚,买股票都是买一点点,一丢丢(yī diū diū,),对新的题材、热点、新的周期不敢确认,不信任。然而,随着热点被爆炒,新闻也越来越多,股价也越好越高,于是信心爆棚。结果高位一重仓,遇到一次大跌,就给吐出来了。
这种还好,哪怕是一丢丢,总算前期参与了。而有的朋友,一开始根本不相信某个主题,甚至觉得瞎炒,不去参与,结果涨的太猛了害怕踏空,不得不参与,恰好又遇到调整了。如果真的对自己自信,真的不相信某个主题,那就一直不相信。不信一会,又信一会,这算个啥?
算首鼠两端!恰是这种首鼠两端,让很多人左右不讨好。该入场的时候没有入场,该踩节奏时没有踩住节奏。
除了上面讲的仓位和对主题理解的问题之外,还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对机会和龙头的理解比较机械。
什么是机会?
我之前有写文章分析过,那就是鱼多的时候和鱼大的时候。前者多指系统性机会,后者是超级标的。前者是指赚钱效益,整体性溢价。后者指的是超级牛股,比如龙头出现。
如果说对前者很多人能够把握的话,那么对后者很多人容易误解。比如,把涨幅最高的板当龙头,俗称数板战法。过多的从涨停板和图形本身上理解龙头,而没有从气势和价值唯一性上去理解龙头。面对海天瑞声和云从科技这样的龙头无所适从。
其结果是,一直等到最高板出现或者开板才去参与。而此时,很可能错过了整体性溢价最好的时机。
再有一种情况,就是定龙比较晚。为什么定龙晚?就是因为定龙的维度比较单一,没有综合应用赛道、价值与时间切换的关系,而仅仅是比板、卡位这些高度同质化的理论。
于是,买的时候同质化,卖的时候也同质化。涨的时候买不到,跌的时候买到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找到病根:是仓位的问题、还是对主题级别理解问题、还是定龙的问题,针对性的深度反思,特别是要“破坏性创造”。
什么叫“破坏性创造”?
就是打破自己的原有系统,假如新的维度去思考,不要一直躺在舒适区。
如果一个人,经常是“吃肉时没有赶上,大跌时总是遇到”,我建议这种朋友不要“小修小补”,因为这种问题不是细节优化所能解决的。一定要动筋骨,甚至动灵魂,进行深度改造。这种改造中,一定要引入高维度的东西,至少是多维度的东西。
也就是说,不要简单的闭门造车。最好跟比自己维度高的人虚心交流学习,而且最好是不同维度的朋友。不要动不动就只看抖音上的,或者某些自媒体上的,因为这些东西在维度上已经高度同质化,那就是以数板为单一维度的情绪理解,而不是综合的周期理解、价值思考和级别拷问。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短线高手也在不断总结和探索。今天我写出来,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有深刻理解的朋友,一起碰撞交流。也希望我这篇文章和我的思考,能够启发一些炒股新手重新“破坏性”思考股市、反思自己的模式和逻辑。